在大多数学生印象中,自训队员是纪律严明、要求严格的“教官”。然而,在我校推行“榜样赋能”模式后,这些自训队员在学生心中又多了一个身份——可亲可信的“成长伙伴”。
“过去,学生在校园里见到我们通常会有点紧张,现在他们会主动打招呼,甚至分享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自训队员兼心理互助员张同学告诉我们,“这种变化让我感受到了作为心理互助员的价值”。
张同学是小教系大三学生,加入自训队已有两年。今年初,他通过选拔成为心理互助员,接受了系统的心理助人技能培训。“学习积极心理学后,我学会了用优势视角看待同学,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张同学说,“这种视角不仅改变了我助人的方式,也改变了我自己”。
![]()
据了解,我校“榜样赋能”模式建立了“选拔—培训—实践—督导”的完整赋能机制。自训队员在承担军训任务的同时,肩负起“积极心理学实践者”与“朋辈心理互助员”的双重使命。
“我们将积极心理学的六大美德与24项性格优势融入日常互动”。心理健康中心黄樊老师介绍,“比如,在训练中观察到学生表现出'毅力'品质时,互助员会及时给予认可;在团队活动中,互助员会引导学生发现彼此的'团队协作'优势。”
这种基于优势的育人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调查显示,92%的学生对朋辈心理支持表示满意,学生在“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等维度上的得分显著提升。
对于自训队员而言,担任心理互助员也是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通过前后测对比,自训队员的领导力、共情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平均提升了40%以上”。国防干事邓子羿老师表示,“90%的互助员认为这段经历极大地促进了自我成长。”
大三的胡同学曾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担任心理互助员后,她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帮助他人的过程也是自我疗愈的过程”。李同学说,“当我看到同学因为我的帮助而露出笑容时,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目前,我校正在总结“榜样赋能”模式的经验,计划将其推广到更多学生群体中。“这种模式打破了心理、军事、思政等工作间的壁垒,实现了国防教育、思政教育与心理育人的有机统一”。学生工作处处长曹巍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这一创新实践,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关于补充心理问题学生返校复学流程中辅导员陪同复诊要求的通知...
湘公网安备 430406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