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专创融合名师工作室2025年·第3期|衡阳幼儿师专信息技术系精准服务地方教育数字化——走进奇峰小学开展数字技术赋能实践
日期:2025-04-28  作者:谢湘雨 来源:  浏览量:17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技术系数字文化专创融合名师工作室成员及系学生志愿服务队于4月28日赴衡阳市奇峰小学,开展"数字技术赋能小学教学"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调研诊断、课堂实践、长效帮扶"三步走"策略,探索高校助力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精准路径。

292bd07abb2dd51619a330be61c9a32f.png

1.精准把脉:技术赋能破解教学痛点

       调研团队与奇峰小学党支部书记雷艳芳及教师代表召开以"数字技术如何破解小学教学痛点"为主题的专项研讨会。调研团解了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数字课程建设及师生数字素养水平以及小学教学中数字技术应用的现状与挑战。信息技术系副主任陈素恬表示:“高校与基础教育一线的互动是破解教学难题的关键。我们希望通过调研,精准对接一线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也希望我们后续能够持续交流学习。” 奇峰小学一线教师结合实际案例,提出课件交互设计不足、智能教学设备操作门槛高、数据化教学评价体系缺失等痛点。团队随即建立"需求台账",并围绕“低代码教学平台开发”“AI辅助课堂管理”等技术方向展开探讨。针对"AI课堂行为分析系统""轻量化备课工具"等六大方向制定解决方案。

9ee8f20f96a9585cd7f2945a1ed1e1aa.png

2.实践赋能:沉浸式教学激活创新动能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志愿服务队在指导教师带领下,进入奇峰小学课堂开展实践教学。他们结合专业所学,为五年级学生设计了以游戏为载体、语数外多学科为内容的交互课程内容,在场体验的小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这种"做中学"模式不仅提升小学生数字素养,更为高校学子搭建了真实教学场景的练兵场,实现"以教促学、学教相长"的良性循环。

5bd81d401e162155a57d540dc2695488.png

3.长效协同:构建数字教育共同体

       据悉,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技术系以数字文化专创融合名师工作室为依托,通过开展“数字工匠”项目,构建“需求调研—技术攻关—实践反哺”闭环,打造数字教育共同体,为区域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